[ 索引号 ] | 11500000MB185477XR/2025-00025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知识产权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知识产权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5-04-25 | [ 发布日期 ] | 2025-04-25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85477XR/2025-00025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知识产权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知识产权局 |
[ 发布日期 ] | 2025-04-25 |
[ 成文日期 ] | 2025-04-25 |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255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蒋孟伶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政府引导知识产权申报转化工作职能的建议》(第1255号)收悉。经与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优化补助对象、开展指导服务事项已经采纳(解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化补助对象事项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2021年,市委、市政府印发《重庆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明确了未来15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蓝图。市政府制定印发《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明确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第一阶段工作举措。2024年,市政府、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共建现代化新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实施方案》,共同推进现代化新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一)支持专利转化方面
市知识产权局、市教委、市科技局等八部门联合制定出台《重庆市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工作方案(2021—2023)》,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争取到2023年中央专利转化专项计划转移支付1亿元,已全部用于高校科研院所专利转化促进、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中小微企业专利转化承接、运营服务机构能力提升、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辅导、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推广等奖补项目。同时,积极调整市级知识产权专项财政资金相关支持政策,将支持重点逐步向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导航、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和运营绩效补贴等促进专利质量提升、知识产权转移转化项目倾斜,2022—2025年共安排5000余万元市级资金用于支持该类项目。截至2024年底,全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65件,较“十三五”末增长137%。全市完成专利许可实施许可备案合同2072件,同比增长16倍,备案金额达5.32亿元,同比增长4.2倍。高校院所转让许可数量位居全国第四,专利转让数量较2023年同比增长85%,专利许可数量同比增长575%。累计认定专利密集型产品172件,认定数量位居西部第一。
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以务实举措引导知识产权等创新成果加速产生、加快转化。一是强化研发机构建设。市经济信息委围绕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打造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企业技术中心48家,培育市级制造业12家、企业技术中心1066家、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113家。2023年全市有研发机构的规模工业企业占比24.5%,排名西部第2、全国第10。二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市科技局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与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区县政府、科技领军企业等共同出资设立联合基金,优化设立2亿元的种子投资基金并投资初创项目2020万元,全市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超36亿元、投入强度近5%,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预计2.6%、提高0.12个百分点。三是实施有组织科技攻关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市科技局加强脑科学、量子科学、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基础研究,组织实施市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55项,我市科研单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刊以上发表论文5309篇、SCI论文21146篇。实施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重大(重点)科技专项,取得赛力斯“魔方平台”、卫星互联网射频芯片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成果。市经济信息委启动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推动8家链主企业承担30项国家重点产业链“补短锻长”攻关任务。2023年全市有研发活动的规模工业企业占比37.9%,排名西部第1、全国第3,国测时栅超高精度直线及圆时栅精度水平国际领先。四是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成果高效转化行动,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及“以权代股”等改革试点,涌现出转化金额超5亿元的重大转化案例,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974亿元。在全国率先启动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为13762家(次)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37.34亿元、引导商业贷款164亿元,助力科技型企业培育成长。五是强化创新产品和典型场景培育。市经济信息委加快推动知识产权转化为创新产品,打造产业技术创新典型应用场景63个,培育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产品164个、预计实现产值超千亿。2023年全市规模工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27.6%,排名西部第1、全国第9。六是推进企业“码上科服”平台建设。为解决企业技术资源需求供给不畅的问题,倾力打造企业“码上科服”平台,集成资源汇集、科技研发、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中试熟化、供需对接功能。目前已接入各类科创资源2786个,收集科创需求78个、科创成果788个,达成合作意向185个。
(二)人才评价和激励标准方面
已于2023年9月1日起实施的《重庆市专利促进和保护条例》的第十一条规定“已经实施并且取得经济社会效益的专利,应当作为开展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定、职位或者职级晋升工作时评价考核发明人、设计人的重要因素。对技术进步产生重大作用并且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专利技术,或者获得省级以上专利奖的专利,其主要发明人、设计人可以按照规定破格申报相关专业技术职称。”市人力社保局和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职称评定相关制度文件,如《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工程技术质量专业职称申报条件〉的通知》(渝人社发〔2023〕26号)、《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渝人社发〔2022〕52号)等多项职称评定政策将知识产权转化效益作为职称评定条件之一。市科技局在全国首创技术经纪专业职称晋升双通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技术经理人等“陪跑”服务人才按规定申报市级人才计划,培育技术经理人3000余人次。
二、关于开展指导服务事项
在需求端,市知识产权局2024年度组织实施的中央专利转化专项计划设置了企业知识产权辅导项目,支持企业购买知识产权辅导服务。在供给端,按照《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的通知》(渝府办发〔2021〕47号)的有关要求,市知识产权局出台了《重庆市知识产权运营绩效补贴办法》(渝知发〔2024〕22号),布局建设全市“1+2+N”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成运行1家知识产权综合性运营中心——重庆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围绕数字科技、生物医药两个领域支持建设了2家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同时,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预算经费用于知识产权运营绩效补贴,促进知识产权运营转化服务提升。2025年,市知识产权局已启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服务支撑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试点,通过“政府引导+专业服务”模式,为科技领军企业、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提供全流程知识产权服务。
下一步,市知识产权局、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等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将围绕“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培育创新主体,推动前言关键技术研究,完善成果转化体系,发挥服务平台作用,进一步促进全市知识产权等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答复函已经何大伟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
2025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