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走进知识产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信息>工作动态 > 市级动态

重庆首次举办国防解密专利暨中国科学院高质量专利在渝转化与运营对接活动

日期: 2019-12-18

12月13日,国防解密专利暨中国科学院高质量专利在渝转化与运营对接会议成功举办。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肖霁轩出席会议并讲话,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雷霆,中共重庆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马奇昌,江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爱民出席会议并致辞。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范俊安出席会议并介绍活动对接总体成果。来自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机关及相关院所、全国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市级有关部门、在渝军工企业、国家及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区县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负责人共40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知识产权局信息资源室主任发布了国防解密专利成果,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发布了中国科学院高质量专利成果。重庆市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三方共同签订了中国科学院专利成果在渝转化运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探索建立高价值专利在渝运营转化常态化对接机制。江北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江北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此外,还举行了部分国防解密专利和中科院专利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仪式,中国科学院相关专家围绕相关技术主题作高价值专利项目路演。
    此次对接活动在专利成果筛选征集、成果推送、需求对接等方面呈现了“三个精准”的特点。一是源头的精准供给。聚焦全市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结合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筛选出一批创新性强、成熟度高、市场前景好的高质量专利成果。本次活动共采集专利2307件,主要来源于国防解密专利和中科院系统的授权发明专利。其中,国防解密专利1596件,会上公开20件国防解密专利。中科院系统的授权发明专利711件,主要分布在智能产业、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智慧绿色农业产业、装备产业、生物工程及制药产业八个产业和技术领域。二是成果的精准推送。建立专利成果分类数据库和需求匹配数据库,即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征集的专利成果和重点产业需求进行文本标准化,采用六维度专利质量评估模型,对中科院711件专利成果进行价值分级,遴选出钻石级专利26件,四星级专利298件,其他专利387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型,让专利成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碰撞匹配,机器匹配结果由技术领域专家进行判断,通过反馈优化算法,实现技术与需求匹配的精准化和智能化。同时,将技术匹配度较高的专利成果主动推送相关企业。三是需求的精准对接。以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科技型企业为重点,通过需求征集、重点企业走访、重点专利成果解读、项目路演等多种形式,针对需求单位技术难点、市场需求旺点、行业发展弱点,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估,综合分析比对,形成专利成果方案推荐给需求单位,形成137项初步合作意向和35项明确意向。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雷霆致辞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范俊安介绍活动对接成果

        

       签订中国科学院专利成果在渝转化运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